第七十六章 经筵一-《明末求生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错,而今天下局面,非大英雄不可收拾。”张质说道:“陛下乃不世英雄,岂能以腐儒衡量?只是,陛下如此下去,与群臣离心,并非社稷之福。我欲荐太冲为陛下经筵。讲明亡教训,治乱之道。太冲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黄宗羲听了,呼吸微微有一点急促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。

    虽然张轩开过几次经筵,但是不过草草了事。一来事务繁忙,二来张轩并没有将心思放在这上面。不过是走一个形式。

    而今却不一样,张质直接接入了。

    张质这个文官之,可不是摆设。

    虽然张轩对朝政介入很深,但是大夏朝廷的庶务,还是在张质的手中掌握的。张轩与张质之间的分工,就很能说明问题了、军事上,张轩大权独揽,外人不可染指,而在政事上,大多数政策都是张轩与众人商议后决策的。而张轩虽然关注很多事情,大多数是改革的事情,比如说江南丈量,比如说京中制造局等等,各地庶务都是归到张质的手中。

    经过张质归纳处理之后,才上奏张轩。

    当然大事上,张轩自然会过问了。一般事务都是张质自己处理了。

    至于什么是大事,什么是小事,自然是张轩关注的事情是大事,张轩不关注的事情,都是小事了。虽然张轩每日召见大臣,大夏上下大小事务都瞒不过张轩。

    看似张质默默无闻。但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之间,他的门生故吏遍及朝廷。甚至在军中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关系的。

    真想做些什么,即便是张轩也好给几分面子。

    “多谢阁老。”黄宗羲说道:“下官定然规劝陛下归于正道。只是,下官与陛下接触不多,却不知道见陛下,有什么忌讳没有?”

    张质想了想说道:“你见了陛下,切记一个‘诚’字,不怕话不好听,有什么说什么,你只要说的是真话,陛下即便恼怒,也不会说什么,但是弄些大言虚话,想在宫中全身而退,却不好办了。”

    黄宗羲说道:“请阁老放心,这一点下官决计不会犯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张质说道:“这就下去准备吧。本月十五已经过了,就下八月初一那日,我会安排你见陛下的,到时候,就看你自己了。”

    经筵之事。一般都是朔望日举行,也就是初一,十五两日。

    这些规矩即便是张质既不想,也无意违背。

    时光匆匆,不过数日功夫,八月初一就到了,不过这个时候,有一个消息传到了张质的耳朵之中,方以智回京了。

    因为秋收将至,各地也没有功夫丈量土地了,都将人力物力投入到秋收之中了。再加上张轩也无意让方以智继续在外面了,自然是早早的将他召入南京。这一日,张轩正准备召见方以智。

    又想侵占经筵的时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