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章 侦查-《汉家日月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旁边那人脸色黑黝黝的,一脸的风霜,脸色看上去就是永恒的悲苦,哪有读书人的样子?说是乡下种田的农夫也不为过。秦隐之所以叫他秀才,只是因为平时汉家军文化学习,这家伙最积极,在这小队里,他的文化知识掌握的最多。

    而汉家军的情报记录和传递就是秀才的主要职责。

    老祖宗的智慧不可小觑,说到情报记录,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的国家,而最难破解的“密电码”也是中国人发明的。

    其著名的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,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,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,“切”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。“反切码”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,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、军事家戚继光。

    戚继光还专门编了两首诗歌,作为“密码本”:一首是:“柳边求气低,波他争日时。莺蒙语出喜,打掌与君知”;另一首是:“春花香,秋山开,嘉宾欢歌须金杯,孤灯光辉烧银缸。之东郊,过西桥,鸡声催初天,奇梅歪遮沟。”

    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。取前一首中的前15个字的声母,依次分别编号1到15;取后一首36字韵母,顺序编号1到36。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,也按顺序编上号码1到8,形成完整的“反切码”体系。

    使用方法是:如送回的情报上的密码有一串是5-25-2,对照声母编号5是“低”,韵母歌编号25是“西”,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了是di,对照声调是2,就可以切出“敌”字。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《八音字义便览》,作为训练情报人员、通信兵的教材。

    如此严整的情报保密手段,于望自然也是采用之。眼下于望就另选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母本,如此就算鞑子截获了汉家军情报,看着一堆数字,没有密码母本,也是一头雾水,不知所云。更何况,这小心使得万年船,于望还不定期更改母本?

    “秦头放心!”秀才身子趴在山沟上,只是露出一双眼睛在外,说话刻意压低声:“这几日,我们四处打探,这几日所探贼奴旗号,人数,器械装备都记得一清二楚。这情报也到手差不多了!是不是该回去的时候了?眼下这涌入永平府的鞑子越来越多,到处是大队的鞑子,如果冷不防正面遭遇上了,我们人少,怕是要吃亏!”

    秀才说到吃亏,这个小队的人马都沉默下来。随着清兵渐渐出现在永平府,汉家军夜不收骑兵队,前往各地探察清兵的消息,出动的次数更是频繁,其中就有小队和清兵的哨探接阵,并有了一定的损失。

    “娘的!”一个声音低低的骂起来,压得声线若有若无,怕是会惊动到几百米外的鞑子般:“这些狗鞑子好猖獗,就不怕被人埋伏?”

    只见滦河边那些正行军的清兵正一路大摇大摆,只是有时会看到一些清兵哨骑呼啸来去,丝毫不顾忌自己的行踪是否暴露。对于路边这些可疑的地段,他们也不派一个人出来巡查。

    “铁锤!他们轻视我大明官军,对我们来说岂不是好事?不然我们哪能如此轻松的就探清了敌情?鞑子哨骑一出动就是十几骑,二十几骑,咱们一队人马才十四人,要不是没有必胜的把握,我们就干他娘的,捉几个活口回去,也是大功一件!”秦隐恶狠狠的道。

    “秦头不得轻举妄动!”吕兆贤告诫:“我们此行主要任务是探清敌情,不是作战!”

    眼睁睁的看着那大队清兵远去,秦隐恨恨的道:“好了,集合,我们走。”

    秦隐命令一下,山丘上的夜不收队员们都是轻手轻脚的地集中过来。虽然鞑子大队已经远去,但是他们还是很谨慎,作为夜不收,本来就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段,这探哨更是清兵眼皮子底下的事情,由不得他们不小心。

    只见他们个个体格彪悍粗壮,身披铁甲,手牵马匹,这马也都是马嘴里塞了嚼子,还用软布包着马的蹄子。

    看到队员们已经集合完毕,秦隐狠狠的啐了一口,命令道:“出发!回转乐亭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